• 當前日期

    發布時間:2019-08-23 00:00:00
     
    搜索
    搜索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
    戰役時刻,重筑特肥新賽道——開篇

    新聞中心

    熱點新聞

    在3月30日于北京啟動的2021硝基肥高質量再行動會上,山西華鑫實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李騰飛向媒體詮釋了企業持續參與硝基肥高質量行動的初衷。
    2020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展會暨第二十一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以“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為主題,由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和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共同主辦,共有240多家企業參展,展位觀眾達2萬余人。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研究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倡導2030可持續發展生產議程!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召開全國安全生產專題視頻會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黎巴嫩貝魯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訓,部署開展全國危化品儲存安全專項檢查整治,深入開展天津港“8·12”等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回頭看”,舉一反三狠抓其他行業領域安全防范責任措施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中國化工報社《農資導報》組織的中微肥產業大調研活動首站走進山西。由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王勇率領的調研團隊,走訪了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硝基鈣鎂肥分會、山西農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省交城紅星化工有限公司、交城三喜化工有限公司、天邦化工、田豐肥業等企業,就當地中微肥產業規劃、企業生產現狀、出口情況及市場推廣等進行了深入調研。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董峻)伴隨我國農業開展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一場“減肥增效”的綠色轉型升級正在化肥行業快速推進——尿素、磷銨、復合肥等大宗化肥進入轉型期。
    6月23日,國家能源局召開會議,傳達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提案交辦會議精神,通報2020年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承辦情況,并對國家能源局2020年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作出部署。
    2020年6月1日,中國氮協硝基鈣鎂肥分會及分會企業參加,由《農資與市場》傳媒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特種肥料大會,本次會議以“戰疫時刻,重筑特肥新賽道”為主題,立足火熱川渝,洞悉全國市場,非常時期,解讀轉型與拐點期中國特肥未來之勢!
    當前,中國農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優化肥料產品結構勢在必行,推動鈣肥產品的應用是農業提質增效需求。在被譽為“中國鈣都”的山西省交城縣,以山西華鑫肥業、紅星化工、三喜化工、金蘭化工等為代表的新型化肥企業,依托本縣豐富的煤炭和碳酸鈣資源,通過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拉長產業鏈,優化產品結構,推進節能降耗,提高研發能力和裝備水平,實現了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推出的硝基鈣肥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中國硝基鈣鎂肥產業發展的主陣地。近日,中國氮協硝基鈣鎂肥分會(下稱分會)會長、山西華鑫肥業總經理李騰飛接受采訪,講述了硝基鈣鎂肥的發展情況。
    央視網消息 :4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戰役時刻,重筑特肥新賽道——開篇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6-02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2020年6月1日,中國氮協硝基鈣鎂肥分會及分會企業參加,由《農資與市場》傳媒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特種肥料大會,本次會議以“戰疫時刻,重筑特肥新賽道”為主題,立足火熱川渝,洞悉全國市場,非常時期,解讀轉型與拐點期中國特肥未來之勢!

    戰役時刻,重筑特肥新賽道——開篇

    【概要描述】2020年6月1日,中國氮協硝基鈣鎂肥分會及分會企業參加,由《農資與市場》傳媒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特種肥料大會,本次會議以“戰疫時刻,重筑特肥新賽道”為主題,立足火熱川渝,洞悉全國市場,非常時期,解讀轉型與拐點期中國特肥未來之勢!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6-02
    • 訪問量:0
    詳情

    2020年6月1日,中國氮協硝基鈣鎂肥分會及分會企業參加,由《農資與市場》傳媒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特種肥料大會,本次會議以“戰疫時刻,重筑特肥新賽道”為主題,立足火熱川渝,洞悉全國市場,非常時期,解讀轉型與拐點期中國特肥未來之勢!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 張互助、《農資與市場》總編馮衛東、新營銷創始人 劉春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首席專家 推廣研究員 辛景樹、比利時高級農化專家 Nils Berger博士等上千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一、張互助——綠色生態已成為農業的主流方向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 張互助

    張互助表示:中央提出,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質量,跟上消費需求升級的節奏。農業生產要向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力,促進農業由“量”向“質”的轉變。同時,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我國農業生產已經由總量矛盾向結構性矛盾轉變的時期,優化農產品結構,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著力解決農產品結構失衡問題,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特種肥料“百花齊放、家家都有”的今天,一些農資企業沒有跟上新形勢、新需求,其產品已經淪為常規肥料。因此,特種肥料企業只有向“優、特、專”轉型,向技術含量更高、產品質量更優、增值服務更多轉變,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農資市場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

    二、馮衛東——戰役時刻,重筑特肥新賽道

    《農資與市場》總編馮衛東

    19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說,如果沒有收益遞減,在一個花盆里就可以種出養活全世界人口的糧食。化肥對作物增產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上個世紀50年代,谷物產量與肥料使用量知己之比為40:1,而到2010年只有13:1期間糧食產量增產2.6倍,而化肥用量則增加了11倍。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發達國家在經歷了是非高峰后,逐漸減少化肥用量,以2000年用肥量與高峰年相比,德國,荷蘭,英國,日本,法國只占60%,韓國,美國,以色列,愛爾蘭約為80~%90%,我國也在進行雙減行動。

    在全世界而言,每年挽回農作物總產量30~%40%的損失,挽回經濟損失3000億美元,我國每年可挽回糧食損失3150萬噸/年左右,棉花損失115萬噸/年,油料損失150萬噸/年,挽回經濟損失300億元/年。

    農藥將為農業生產繼續提供技術保障,朝健康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職業種植者如今都追求著兩個方向:品質農業和減量增效。

    從2009~2018年我國水果產量是一直是增加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進口的數量每年都在攀升。我國的水果存在供大于求和供求不足并存。在這種背景下,特種肥料通過植物營養的手段從后臺走向了前臺。馮衛東表示:重筑新賽道,可以從重點功能,重點市場,重點作物,重點連接四個方面來著手。

    三、辛景樹: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首席專家、推廣研究員 辛景樹

    化肥施用支撐了我國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化肥施用提升了土壤肥力,補充了耕地不足。化肥施用農作物生物產量大幅度增加,秸稈還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保障了國家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化肥施用有力地支撐了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現在仍然存在需要破解的難題與瓶頸如:施肥強度高、.施肥不均衡、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施肥結構不平衡。

    對此,農業綠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對長江流域9省市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化肥總量減少3%-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農膜回收率達到80%。全國糧食(谷物)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5.5億噸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品牌農產品占比明顯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加快發展。嚴格農業投入品生產和使用管理,支持低消耗、低殘留、低污染農業投入品生產,開展以農業綠色生產為重點的科技聯合攻關。

    2020年種植業生產要求以突出“守底線、優結構、提質量”為重點,深入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化肥使用量負增長。深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強調推進化肥減量增效的重點措施,以保障生產、節本增效,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為原則,有效推進科學施肥。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友情鏈接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鈣鎂肥分會

    微信公眾號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